工业机器人是指用于生产制造等工业领域的机器人,它们通常都是专用的、重型的、高速的,能够完成高精度的生产加工任务。而协作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机器人,它们能够与人类在同一工作空间内协同工作,互相配合完成一些需要协同完成的工作,例如装配、搬运、贴标等等。那么,协作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之间有哪些具体的异同呢?
一、机器人体型和结构
工业机器人通常是大型的、庞然大物的机器人,具有高负载、高精度和高速度等特点。而协作机器人则相对小巧轻便,通常是机械臂形式,具有较低的负载和速度,所以和人类员工共事的能力大大提高。
二、工作环境和应用场景
工业机器人可以用于工业制造、自动化生产等领域,例如电子、机械等行业。而协作机器人还能覆盖一些需要与人类共同工作的领域,例如汽车流水线作业,物流等领域。协作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例如可以在物流领域协助工人搬运货物,可以在工人下班时间进行关灯生产等等。
三、安全性和人机协作性
工业机器人通常需要在固定的机械臂下进行生产制造。由于它们的速度较快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进行隔离和保护。相比之下,协作机器人则具有更高的人机协作性和安全性。协作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和人员,并通过多种传感器实现与人类工作人员的安全协作。这避免了传统工业机器人在工作中对人类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风险。这种安全性也意味着协作机器人能够更加灵活地与人类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任务,无需在安全围栏内单独运行,这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四、编程方式
传统工业机器人需要由专业的工程师进行编程和调试,需要进行复杂的代码编写和控制系统配置。而协作机器人则更加注重用户友好性和易用性,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化编程界面进行编程,甚至可以通过手动引导的方式来完成程序的编写。这使得协作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能够适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生产厂家,甚至可以用于小批量、高混合度的生产流程。
综上所述,协作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虽然都属于机器人的范畴,但它们在设计理念、使用特点、应用场景上和编程方式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协作机器人具有更高的人机协作性和安全性,易于安装和部署,也容易上手,可以实现更加灵活的生产流程,适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生产厂家;而传统工业机器人则更注重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适用于大规模、重复性的生产流程。在不同的生产场景中,选择合适的机器人类型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